中国古代教育

发布时间:2013-08-31 点击数:0 作者:教育志1
 

                                                                           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概念

中国古代教育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说文解字》释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就是教诲培育的意思。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首要手段,为中国教育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从广义文化的角度看,人类创造的文化,即经验、知识和技能等,是依靠广义上的教育手段来传承和扩播的。所以,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首要手段,为中国教育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原始社会大多由长者通过实际活动身教与口耳相传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孟子说:夏日校,教也。到了商朝,称为,到周成为又分东序西序,前者为大学,在国都王宫之东,是贵族及其子弟入学之地;后者为小学,在国都西郊,是平民学习之所。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瞽宗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别。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庠、序、校中的优秀者或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

    教育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的历史范畴。广义地说,凡是有目地增进人的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但是,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指对年轻一代进行的学校教育;这种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服务的人才。

——教育本质

首先,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历史范畴。教育出现于人类社会之初,起源于社会劳动,为适应传授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经验的需要而产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将与人类社会长期并存,永无消亡之日。

第二,教育是生产力生产关系治反映,受社会发展规律,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同社会发展有着本质的联系;同时,它又反过来给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以影响和作用。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长河中,它首先是生产斗争的工具,在阶级社会中同时又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斗争的工具。所以,教育除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之外,还具有阶级性和政治性。

第三,教育还受对象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作为教育的对象来说,有其自身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在教育中必须遵循这些规律,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在同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遗传和环境而言的。因此,不能超越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对教育的制约性而去孤立地谈教育的作用,遗传,环境跟教育的关系是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关系的辩证的统一。教育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在教育中,要重视启发性,要注意调动儿童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着眼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使教育的作用与儿童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教育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教育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教育按场所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形式。

根据形式,内容,时间,对象和主管等不同,教育还可以分为普通教育专业教育业余教育、华侨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等,以及国立教育、集体教育和私立教育等。

按照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以上统称为古代教育)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等。

中国古代教育,下限断到1904清朝政府公布《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即1911辛亥革命前夕。近代中国教育的转型开始于鸦片战争之后,先由外国教会,后为洋务派,再经改良派。直到1902年清廷才公布学部大臣张百熙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称为壬寅学制,未予实施。1903年清廷命张百熙、书院的2/3以上。理宗本人颁书赐额的达20所之多。书院制度成熟和完善表现为:自由讲学、学术研究、问难论辩等书院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