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成为推动课改的专业中枢

发布时间:2014-04-04 点击数:0 作者:教研动态1
教研成为推动课改的专业中枢
 
■尹后庆

    上海基础教育已经进入到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深化课程改革。政府主导的课程改革,需要专业力量的支持,而教研室正是教育行政部门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中枢。

    上海教研制度的两次转型

    一段时期内,上海的教研室也曾经历过热衷编制教辅材料和进行统测、统考的阶段。上海的解决办法就是紧紧抓住二期课改的契机,通过加大投入和加强管理,鼓励教研人员通过项目对基础教育内涵发展阶段的难点、重点进行攻关,及时拨正了教研室的发展方向。进入21世纪,上海基础教育发展进入深水区的现实也让教研室必须重新定位和审视自身的使命,因此,上海的教研走向了第二次转型,关注课堂转型和课程育人、走向教研方式和手段的科学性。

    在此过程中,上海市教委行政层面主要做好三件事,以确保教研室这个专业中枢的科学运作。一是配好教研室的领导班子。二是建立明确教研室职能定位、建立起一整套涉及“人财物”的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三是建好一支可持续发展的专业队伍。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教研室充分的自主权,在提高研究水平、提升学历层次、促进专业成长等方面给予充分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让每一个人都找到发展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

    建设“四大体系”凸显教研的专业地位

    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上海特色的课程体系。上海特色课程教材内容体系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内容。为此,要建立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和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的课程教材建设。

    建设以校为本的课程实施与质量保障体系。校本化、创造性地实施课程体系,保障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深化素质教育、推进内涵发展举措落到实处的关键。为此,要引导学校普遍形成基于课程标准、注重教学环节、关注学生需求、促进教师发展的课程实施体系,完善学校自我评价、分析与改进工作的质量保障体系。

    建设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及时、科学地监测、分析基础教育质量,反馈、指导和改进政府的教育决策、管理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上海已经成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开展学业质量监测研究,推进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课程评价研究和试点。

    建设课程与教学专业支持体系。市、区县两级的专业服务机构和部门要加强对学校课程体系、实施状况、课程评价等的研究、指导、服务和管理体系,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内涵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持。为此,要以丰富教学资源、扶持改革实践、推广研究成果等多种手段为学校和教师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咨询、服务和专业支撑。

    “四个体系”聚焦课程教学改革,对教研机构的课程领导力、指导力都提出了挑战。

    聚焦以人为本,提升教研质量

    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和破解上海基础教育内涵发展深水区的难题,上海教研工作要坚持把教育的重点转向人本身,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我们主要引导和支持教研室开展几方面工作:

    优化教研部门的专业职能。教研部门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两个基础教育的根本问题,牢牢抓住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这两项中心工作,按照时代的要求和育人的规律,找准当前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提出发展思路和应对策略,成为教育行政部门课程与教学工作的重要助手和参谋;勇于实践,敢于突破,率先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创造新的经验和成果;潜心研究、精心指导基层学校和教师的课程与教学业务,大力促进校长课程领导力、教师课程执行与创造力的不断提升,引领学校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实现教研工作模式的重心下移。教研必须关注课程的实施层面。实现重心下移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学空间上的要求,要关注到基层学校和课堂中的教学有效性,要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研究和指导。二是教学要素上的要求,要把重心从关注教学的“教”下移到关注学生的“学”。三是教学环节上的要求,要从教材教法等上游的环节下移到有效作业和有效评价等下游的环节上来。

    发展网络教研,促进均衡发展。发展网络教研,至少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要使得网络优势覆盖更多的区域,尤其是广大农村学校。二是精心设计组织网络教研的活动项目,发挥开放性和互动性的优势,让一些农村偏远地区教师在交流中及时获得最需要的教研资源。三是设计好网络教研资源的后续开发与利用。

    让评价成为教育改革与教研方式转型的重要依据。上海绿色指标项目的推出就是上海在评价中攻坚克难的一个行动。绿色指标评价既关注学生学业水平,又关注学生为学业水平所付出的各种代价;既衡量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又衡量体质、品德和创新等能力;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同时也兼顾教师、校长,甚至家庭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