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专业化的现实道路

发布时间:2019-04-12 点击数:0 作者:教研动态1

教研员专业化的现实道路

来源:人民教育    作者:刘合荣

当前,学校层面的改革和教师专业化步伐正在加快,而现有的与课程科目相匹配的教研工作机制却明显滞后。上世纪末以来,相关呼吁和激烈讨论已经很多了,现在,我们应该有一些行动上的积极响应。

教研转型的关键在于教研员专业化

在实践过程中,有的教研室急于摆脱困境,想在短期内抓几件大事,给上级和自己一个交代,这种紧迫感和使命感值得肯定。但是,教研室转型或者振兴,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靠几件突击性的工作无济于事,只有卧薪尝胆和十年磨一剑的战略思维才能解决一些实质问题。

这个战略思维的关键在于抓教研队伍建设,扎扎实实地推进教研员专业化进程,而教研员专业化实质上是要提升其基本素养。以往,我们对教研员提出的基本素养要求,不外乎是人格魅力、职业道德、团结协作精神、躬行于教学实践的态度、教学工作经验、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科研能力等,这些是依据经验提出来的。

而今,教育事业发展了,教育过程的理性含量提高了,对教研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既要强调继承基本的成分,更要强调时代特征,强调科学依据。

因此,我们有必要展开自我反思:对于国家有关素质教育的大政方针和系统工程,教研队伍的整体领悟水平到底如何?这个要求远远高于以往时代“吃透某学科教材教法”的要求,也高于领悟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于学校特色发展、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校本研修内容和形式设计、教学模式更新改造、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材使用和素材处理、三维课程目标的落实、教学反思,对于学生的厌学苦学、学习方式和策略、心理困惑、生涯定向等问题,我们的教研队伍是否都深切关注和思考过?!

显然,能不能站到时代的高度,一方面与我们追求的工作目标或眼界高低有关,另一方面又取决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研员学习态度的优劣和使命感的强弱。这些要求一目了然地摆在那里,但是经常被熟视无睹。

曾有学者指出,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其教育科学素养,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素养。对于在课堂上执行教学任务的教师尚且如此,那么对于作为“教师的教师”的教研员来说,教育科学素养的高低基本上可以说是我们是否有资格开口指导别人的关键。

一个缺乏教育科学素养的教研员,难以运用、检验、提升和建构教育理论,既不能为教育理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又不能利用理论去解释和透视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和难题。一个知识观和课程观落后的教研员,或者一个对教学的本质和基本规律没有领悟的教研员,绝对不会引导教师去关心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

如果一名教研员对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之间的相互支撑、渗透与融合的关系缺乏认识,他就不会认识到中小学各门课程之间的教学在目标和任务上是相通的,就不能理解三维目标是怎样提出来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语文教研员就不会关注数学、品德、历史、艺术等学科的教学,更不会提炼出各门课程在协调育人的系统工程中的共同要素和共通原理。

因此,笔者认为,当今的教研员应该具有的比较理想的专业素质结构是:具有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具有一定学历层次的专业结构,让教育科学素养在专业工作中发挥中枢制导作用,将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统统归附于教育专业。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教研队伍的专业结构改造,使其转变成为一支视野开阔、学术层次较高、能够胜任新时期教研工作转型要求的专业队伍。

当然,除了上述教育专业素养的新要求以外,对教研员来说,宽厚渊博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学术功底也非常重要。一名具有良好的文史哲和自然科学文化底蕴的教研员,能够站在一个人文和科学的制高点上俯视一切教育问题和学科教学问题,能够从不同的学科视角理解教育如何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更善于运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思维方式研究教育中的疑难问题。这样的教研员更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更能改进教研工作的现状。

教研管理应走向学术化、项目制

事实上,教研员专业化远远不只是一般教研员的问题,也不能把教研工作落后的责任一味推卸到教研员头上。问题更多出在教研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和领导智慧上。因此,教研管理人员既要有高于教研员的专业化水平,又必须具备足够的领导改革的创新能力和智慧。这涉及到如何才能实现教研工作管理方式和运作机制的创新。

首先,学术化管理必须取代行政管理。教研室的职能不能只定位在管理上,研究、指导和服务才是教研室真正应该努力做的工作。没有研究,便失去了指导人家的基本资格,如果丧失了这个资格,哪怕是最殷勤的服务也不会有人间津。

教研室内部管理模拟行政的工作方式绝对是误人歧途,年复一年地处理杂务,却不能静下心来专心研究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的现实问题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拿不出一些证明自己学术声望的成果来,怎么能叫研究室呢?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会怎样看待我们呢?高等学校、其他教育科研机构的同仁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怎么看呢?

教研室的学术化管理需要形成一个相应的机制。至少要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学术管理组织对各省、市的教研工作把脉,这个组织也可以与现行的“教研行政管理”体制并存,可以在省、市范围内用严格的学术标准来遴选组成人员,将他们作为教研队伍的“院士”和“专家共同体”,行使学术研究活动的决定权和学术水平的评判裁决权,牵头组织代表前沿水平的基础教育学术研究,生产出一流的教研成果并广泛示范和推广应用,使最先进的教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先进生产力。

我们相信,如能真正调动这个组织和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教研学术环境和重视业务的氛围,其对教研创新、转型和教研队伍的专业化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必须推行教研工作机制社会化,让所有教研员走出办公室,到学校一线去找业务指导和服务的项目订单。教研水平有多高?课题研究成果是否受欢迎?需求者说你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医院实行挂牌门诊,科研部门找工程项目订单,同理,教研室也不妨将自己的研究、指导和服务有计划、分步骤地推向教育需求方。

实际上,不少教研室在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让潜心研究、具有真才实学并对教研室学术建设有贡献者边缘化,只有借助项目制才能解决这样一些问题。

第三,应该按照新课程纲要的课程体系改造、更新教研室内部结构,设置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核心的学科课程研究、综合课程研究等相应的科室,重新规划工作职责和研究领域,依靠重点课题项目和中心工作牵动协作与分工研究。如果仍然沿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学科课程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等小部门,则难以形成拳头产品和教研队伍的综合实力。

教研员如何寻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实际上求生存的问题是求什么样的生存的问题,是只求生存不求发展,还是先求生存再求发展,还是靠主动转型求生存求发展?这里面都存在一个群体心理问题、职业态度问题。过分依靠制度扶持求生存,依恋旧的教研工作方式,必然没有出路,而继续存在的合法依据和合理前提还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和创造。

 

 



推荐人:王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