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县教育局举办初中数学“名课堂”建设县域学科教师研修团队课例研修活动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学习健康生长

发布时间:2022-05-16 点击数:0 作者:行唐县

在我国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教育部于2022年4月份颁发了2022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这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双减”政策要求,如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我县于3月份启动的“名课堂”建设工程正逢其时,在2022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我县的“名课堂”建设工作将会更加动力满满、一路向前。

为深刻理解2022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内涵实质,提升我县教师的理论修养、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探索实施“学科核心素养下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的行动路径、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真正实现学习健康生长,推进“名课堂”建设工作、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年5月13日上午,行唐县教育局组织初中数学县域学科教师研修团队成员和各初中数学骨干老师在行唐一中学举办了初中数学“名课堂”建设县域学科教师研修团队课例研修活动。本次活动首先由行唐一中的王韶娟和朱振灵老师分别作课,而后行唐县教育局教研室赵老师以2022版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并结合行唐县“名课堂”建设工作指南的课堂教学要求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进行了精细讲解和深度剖析。

作课的两位老师均按照行唐县“名课堂”建设工作指南的教学要求,依据课标要求、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情分析,以知识为载体、以素养为导向,制定了具体明确,可操作、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牵引下,设计与之匹配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评价任务,落实了“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要求。

王韶娟老师作课课题为《同底数幂的乘法》,她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以“神威·太湖之光”斩获世界超级计算机排名榜单第一名的实际问题情境开篇,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民族自豪感,又体会到数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育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在探究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时,王老师布置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经历了以下学习流程:【流程一】类比同底数幂乘法算式的特征自主举例并计算结果(渗透了类比思想)【流程二】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交流,要求小组成员之间分享例式的正确性和自己的计算思路及依据——将各成员的例式进行整合——选派出代表准备班内发言【流程三】各组代表发言展示,老师将学生展示的例式按特殊到一般的顺序板书整理,而后再引导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一般性,渗透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整个环节时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老师仅是为学生的学习提出问题串、布置了任务链,让学生在问题任务的牵引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现了学生的经历体验和深度参与,培育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运算公式应用环节,王老师同样采用问题导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经历“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体会了化归思想、锤炼了联想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概括出同底数幂运算的一般流程(一判类型、二定符号和底数、三算指数),培育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等核心素养;作业分层设计了巩固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探究性作业,落实了“双减”的要求。

朱振灵老师讲了《图形的旋转》,由感知物体的旋转入手,让学生在观察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去追寻它们运动的共同特点,从而产生对旋转的感性认识,接着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用数学的思维想,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使图形旋转变换定义的产生水到渠成,培育了学生抽象能力、推理能力、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在探究旋转的性质时,利用自制学具,类比平移、轴对称的学习,让学生自主进行旋转操作,在学生能正确说出操作过程、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方向等内容后,按自主思考—小组内交流—选派代表展示的流程探究旋转的性质,此环节充分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深入思考、充分交流、深度参与、创新生成、勇于展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最令人欣慰的是学生们通过探究活动,除了轻松得到图形旋转的三条常规性质外,竟然指出了一些除旋转前后外的其他全等三角形,更惊喜的是他们还得到了任何一组对应点所连线段的中垂线必过旋转中心的结论,这成了本节课的一大亮点,也充分说明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是在自己深度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蕴酿而生的,传统的讲授式、启发式讲解等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更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学最后的游戏PK环节,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学习热情又推向了一个高峰,学生在紧张刺激、趣味盎然的游戏活动中,既获得了知识、又获得了喜悦、也得到了掌声、还经历了实践,寓教于趣、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所以要全方位、多角度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为教学赋能、让课堂出彩,从而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结合。

在课例研讨活动中,教研室赵老师对本次研修活动进行了深度评析。他提出“名课堂”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重要性及必要性:从国家层面看,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大量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科研型、创新型人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国家对人才的培养需求;从行唐县委、县政府层面看,提出了“三名”工程,为我县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压实了责任,不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名课堂”建设就更无从谈起;从行唐教育现状看,我县教师队伍整体上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相对落后,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驾驭能力还不太强,只有进行“名课堂”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实现教育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行唐老百姓在家门口接爱最好的教育”的目标;从教师自身看,要为国家培育更多更优的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加强学习、改变思想、更新理念,充分挖掘学科的育人功能,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必须自我革新。

赵老师指出“名课堂”建设教学要求的实质是:学科核心素养下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并指出了应遵循的五大原则,即依据课程标准、依据学生学习实际、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多样化学习方式、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同时分享了巴蜀小学教育是“做”的哲学的思想观点:巴蜀小学建校宣言发人深省的惊天一问:“教育有成功的一天吗?”开启了巴蜀小学光辉灿烂的成长历程。形成了“所有的探索,都从追问开始;所有的追问,都以实践回应”的思维模式。进而形成教育是“做”的哲学的思想观点,并践行“做”的哲学,真心做,做至真。在“做”的哲学思想推动下,形成了律动管理行动范式。即:为何做(目标引领),一起做(团队共行),做起来(选点突破),做出来(常态优质),持续做(创新驱动)。赵老师指出,课堂教学改革确实困难重重,但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就退却不前,而应该向巴蜀学习,践行“做”的哲学,认认真真的做、精益求精的做,研修团队成员要成为我县“名课堂”建设的中流砥柱、要承担起教育教学的科研攻关、要做好全县课堂教学的示范引领,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整个研修团队的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下、在全县教师的大力配合下,困难终将过去,成功必将到来。

赵老师还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性质(2022年)、课程理念(2022年)和数学核心素养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指出专业理论和国家政策学习的重要性,不能因为自己知识的匮乏而误人子弟,以至于培养出庸才、蠢才、甚至毒才。

最后,赵老师重点对《同底数幂的乘法》《图形的旋转》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设计、评价任务的设计及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进行了剖析,介绍了如何落实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评价任务的一致性,怎样落实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阐释了在问题导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培育了哪些数学核心素养,从而实现了“学科核心素养下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的落地生根,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实现学习健康生长。

改革春风吹过,行唐教育向前。此次研修活动在两位作课教师的精彩演绎和赵教师理论结合实践的评析中,取得了圆满成功,各位老师对“名课堂”建设和“学科核心素养下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有效推动了“名课堂”建设工作。